村网通总站 大面村 614035.nync.com 欢迎您!
编者按: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是清华大学教授,也是全国政协委员。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当被记者问及传统金融从业者应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时,他用“软信息”一词,直指关窍:金融说到底,最赚钱、最核心的部分是人与人之间见了面的信息沟通。中新社记者将李稻葵的这段分析整理编辑如下:
正文:
互联网金融是应该发展,但互联网金融发展也离不开传统线下的金融业务。因为金融说到底,最赚钱、最核心的部分是人与人之间见了面的信息沟通。
互联网金融搞的是标准化产品,买P2P、买信托产品、买理财产品。标准化的背后是总得有人去跑,去企业看行不行、靠不靠谱。这个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是产生价值的,是离不开传统的银行、信托工作人员去干的。再牛,没人干这个是不行的。
P2P公司要做好,必须要雇上万的人到各个客户去考察。
互联网只是使信息更容易传递、使投资者更容易理解金融产品的工具。
面对互联网金融,不用担心它对传统金融产生巨大冲击。这一点与零售不一样。
为什么零售业害怕电商?因为零售产品是标准的。要买手机,在网上一查,性能差不多,在网上就买了。
电商对线下零售商店冲击大,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比这远远要小。为什么呢?因为金融本质是信息。交朋友、找对象,可以从网上开始认识,但最后这个人合不合适、可不可靠、能不能托付终身,光靠线上(互联网金融)能搞定吗?还是得靠线下了解。
金融产品比手机复杂。银行的本质是处理或者产生金融信息的。例如,贷款员看一家企业,结论是不能给这个企业贷款,这就是信息。这个信息是值钱的,让银行避免大量损失。反过来说,贷款员说这家企业不错,可以贷款。这个决策产生的信息,也是值钱的,比互联网金融那些利率信息值钱。
这种信息我称为“软信息”。靠贷款员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刮风下雨跑去企业交朋友,知道企业家靠不靠谱、赚不赚得了钱,获得了软信息。
互联网交易的是硬信息。大数据搞硬信息,硬信息多了可能一定程度上能取代软信息,但说到底,软信息是最宝贵的。
举例,面对面采访比电话采访靠谱,因为能看到表情,有软信息。软信息加工成“0101010”的代码一上网,等于信息量大规模压缩了,有时候都会失真。
传统金融一定要有信心,赚大钱的还是他们。软信息值钱。不要担心传统金融会像实体店一样被电商干掉,不会的。
(记者:高盛曾出报告,依然看空黄金,影响了亚洲市场金价)
这也表明,中国的机构和学者对软信息的处理能力还跟不上。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不发这个报告呢?咱们研究能力还是没跟上。中金、中投、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也应该出一些报告。我们的人员虽然比以前强多了,但在国际视野方面的分析还不够。我们的企业家、金融机构得去关心国际话题了,黄金就是个例子。
煤、铜、铁矿石全是中国话题,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
近十年,我每年去达沃斯,每次都参加一个大宗产品大佬们的闭门会,与他们交流。2009年那次,他们说完蛋了、不行了。他们请了哈佛一位教授和我,哈佛那位说完蛋了。而我说今年你们是占便宜的,今年卯足劲干,中国四万亿的第一受益者是你们。到了2010年再回去看,他们说“你说得太对了”,后来一直请我参会,发展为荣誉会员。2016年1月,我又与他们见面,说大宗产品(尤其是铜)今年会恢复。果然,3月份,铜“哗——”上去了,铜矿老总高兴坏了。
我的意思是说,中国实体经济实际上已经在影响国际市场,但人没跟上;也许有的研究已经不错了,但“讲”没跟上。高盛为什么牛?因为我们自己没搞好嘛,我们应该提高(软信息实力)。(中新社记者 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