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逐梦他乡重庆人——刘彦君

    信息发布者:云阳县江口镇大面村
    2016-12-16 12:54:28    来源:华龙网   转载

    重庆女人当上日本语言学校副校长 为留学生搭起赴日桥梁

    记者:周盈


      • 摘要

          刘彦君1965年出生在重庆沙坪坝区,师范院校毕业后一直在西南政法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快40岁时,刘彦君放弃稳定的工作,漂洋过海去到日本,如今她是一所语言教育学校的副校长,为中国学生搭起赴日留学和工作的桥梁。

        砸掉“铁饭碗” 东渡日本寻求发展

          在位于大阪堺市的大和语言教育学校外,刘彦君正与来自中国国内高校的老师告别。“每年学生们毕业答辩的时候,都会有老师专门从国内过来,和我们语言学校的老师共同组成答辩评判小组。”刘彦君向记者介绍道。

          刘彦君1965年出生在重庆沙坪坝区,师范院校毕业后一直在西南政法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刘彦君的家里有三代人在日本工作,受到在日本当老师的舅舅的影响,她也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去到日本,教授中文。

          2004年,39岁的刘彦君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辞去大学稳定的工作,孤身一人东渡日本,在名古屋南山大学作客座研究员。

          “当时身边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觉得我这是砸了自己的‘铁饭碗’”,刘彦君说,“但这毕竟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梦想,我希望出去看看闯闯。”

          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不一定尽如人意。在重庆自学的日语,到了日本发现完全不够用,别说做研究了,连和别人交流都成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2005年,刘彦君又报读了大阪府立大学研究生文学院,这相当于研究生的预科。

          “当时没想别的,就是一门心思想把自己的日语水平提上去。”刘彦君每天从住的地方骑自行车二三十分钟,去免费教学点学习日语,而在家里的时间,则常常抱着日语书“啃”。“刚来日本我也没什么朋友,很少出去玩,常常一个星期都不出门,就一直不停地学日语,其实,还是觉得挺寂寞的。”

          刘彦君其实是个很爱热闹的人,来到日本后也打过退堂鼓,回到原来稳定的环境,最终还是家人的支持给了她在异乡打拼的动力。

          “我觉得还是挺幸运的,父母特别支持我,女儿、老公也都非常支持,希望我在日本能有好的发展。”

        担任语言学校副校长 学生从一名到超过两百名

          2006年刘彦君完成学业后,加入了当年成立的大和语言教育学校。其实那时正值日本大批语言学校倒闭,但刘彦君对学校的发展很有信心,她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大和语言教育学校是一所以准备攻读日本研究生院或在日就职的本科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语言预备校。刚进入学校时,刘彦君担任校长助理,主要负责学校在中国的招生工作。第一学期,学校只招到一名学生,老师比学生都还要多,而到了第二期,学生人数增加到了五个,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这样的数字实在有点尴尬。

          尽管如此,刘彦君并不气馁,她开始频繁地往返于中国和日本之间,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往国内跑,在各个高校谈合作、做宣讲。

          “当时第一个谈的学校就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由于是重庆人,所以在很多事情的沟通上,都比较顺利。”经过刘彦君的努力,与川外的合作最终敲定了下来。“当时签下合作协议的那一刻,我表面上很平静,但内心别提有多激动,多高兴了。”刘彦君说。

          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刘彦君签下的合作院校也越来越多,范围也从重庆的高校扩大到四川、贵州、云南、上海、银川、深圳等城市。

          这些年,刘彦君回到中国的时间并不少,并且一待就是一、两个月,但是回重庆的时间并不多,“我常常都是一个人,两三天就飞一个城市,有时候在外出差生病了,也是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好像自己也习惯了这种节奏的生活。”

          如今的刘彦君是大和语言教育学校的副校长了,十年间,在她的努力下,大和与25所国内高校达成了合作关系,目前学校里有超过200个学生,是大阪最知名的语言学院之一。而且,至今总共有500多名中国学生通过在大和语言教育学院的学习,考入了心仪的日本高等学校,其中有近五分之一来自重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刘彦君说这是她最欣慰的事。

        带着学生涮火锅 是老师更是姐姐

          从国内来到日本,学生们一边要学习,一边也要学会自己生活,而刘彦君也扮演起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关心、照顾着学生们的生活起居。“虽然我的年龄已经可以当这些学生们的妈妈了,但我还是更喜欢听他们叫我‘姐姐’。”刘彦君笑着说。

          学生中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住在一起总是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小矛盾,每当刘彦君听到这样的事情,都会耐心地和他们聊天,调解矛盾。“当然也会遇到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自觉性比较差,调皮贪玩,但我们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校要教导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如何做人。”

          今年23岁的孙应霞,是重庆丰都人,去年四月来到大和,在她的眼里,刘老师就是她的“偶像”,是她学习的楷模。

          “刘老师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和我们有一个面谈,主要和我们交流在这边的学习、生活情况,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她也会给他们推荐一些学校,给他们一些专业上的指导。”孙应霞告诉记者。

          周末的时候,刘彦君常常邀请学生到她的家里,给她们做上一顿重庆火锅,不仅如此,她还会给来自国内其他省市的学生介绍家乡重庆。每每学生们感叹于重庆景色的美丽和城市的迅猛发展时,刘彦君打心眼里感到特别自豪。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